「靠把口」做義工?

「靠把口」做義工?

英國慈善援助基金會(Charities Aid Foundation)於去年下旬公布的「世界捐助指數」(World Giving Index)報告指出,香港在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中,排名第19位;而在捐助款項上,排名更在10大之列。唯在參與義務工作方面卻比較遜色,全球僅排第87位。香港人有善心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,唯獨要身體力行做義工方面,仍有進步的空間。雖然如此,過去曾有一些義工朋友跟我分享說,找到有興趣的義務工作,因此願意減少自己休息的時間,投入義工的行列。

只要有善心,總有地方可以貢獻的。近年流行Skills-Based Volunteering(SBV),有人開始善用自己的興趣或專長,去服務不同的慈善機構或有需要的人士。例如美國有物流專才,為食物銀行提供顧問服務;香港亦有建築師協助設計內地小學、有補習老師免費替貧困兒童補習等。除了以上擁有專業知識的義工團隊外,一些多元化及創新的義工服務亦相繼出現,例如綜藝義工(Volunteer entertainers),他們擁有表演才能及天分,透過自己的興趣及綜藝才能為社區提供義工服務。服務種類有樂器演奏、歌唱、魔術、話劇及司儀等。

由此可見,「靠把口」絕對是一種「專長」。過去因協助過不少慈善機構擔任義務司儀,發現原來借助司儀這項專長,可以令他們的活動進行得更順暢,同時亦能為他們節省了一些資源,例如人手及酬金等。因此,我便萌生建立一個司儀義工團的念頭,以「更多把口」服務更多有需要的非牟利及慈善機構。2009年9月,我終於與學生們成立了司儀義工團,過去已「靠把口」服務社區超過500小時。

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,只要有心,無論是「靠把口」、「靠雙手」還是「靠知識」,亦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。德蘭修女曾說過:「不一定要做甚麼偉大的事,用心做好小事。」她說的小事,是指一些行善的小事。幫助一位病人重展笑顏,或購買一支旗都可以,不一定要做大慈善家。古語亦有云:「莫以善小而不為。」德蘭修女認為小事能夠用心做便好了。現提供一些義工網站資料給各位,希望各位能找到有興趣參與的義務工作,發揮一己所長,投身義工行列,貢獻社會。

–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 – 專才義工網
– 香港愛心魔法團
– 紅十字布偶義工劇團
– C2 司儀義工團

轉載自 CTgoodjobs

No Comments

Post A Comment